穿過歷史的云霧,走到珍貴的文化遺產背后,我們探尋的是花溪有溫度的人物和故事,呈現的是一門門精巧技藝背后質樸的深情。
花溪苗族挑花工藝,是一種手工刺繡技藝。多以土布、麻布或毛青布做底布,以藍色棉線或彩色絲線做繡線,圖案構思大膽而巧妙,構圖飽滿而勻稱,取材豐富多彩。
在青巖古鎮的慈云寺,我們看到了“花溪苗挑花制作工藝”的省級傳承人王啟平老師在駐場傳習,縝密精妙的針法、熱烈華麗的色彩顯然有著極強的吸引力,讓我和其他游客紛紛對挑花刺繡表現了極大的興趣。有的拍照留念,更感興趣的親手嘗試,開朗大方的更是拉著傳承人一同合影。
苗族挑花技藝是貴州民族民間藝術的重要種類之一,主要用于服裝裝飾,用彩色絲線在麻質底布上挑繡出規整的圖案。苗族婦女不但注重繼承本民族的藝術傳統,而且還善于發揮想象力,大膽地進行創作,幾乎找不到兩幅完全雷同的作品,有著較強的藝術性和獨創性。
無論小孩的背帶還是女子的嫁衣,老的民間手工藝繡品都包含了刺繡者對家人的關愛。同時,許多沒有文字的民族,把民族歷史用刺繡的形式傳承下來,不僅有很高的工藝美術水平,其價值和意義更是人類歷史的瑰寶。
地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戲劇之一,被譽為戲劇藝術的“活化石”,花溪地戲源于古代的“扮儺”。“扮儺”是為逐疫鬼,迎神靈,保平安的祭祀儀式。雖有軍儺之稱,卻與一般儺戲有所區別。儺戲志怪,地戲志人;儺戲驅邪避禍,地戲慶賀祈福。
關于地戲,是否曾有人與我一樣,想感受其粗獷、奔放的藝術個性,想挖掘其深邃的歷史內涵。試想,你首蒙青巾,腰圍戰裙,請假面于額前,手持戈矛刀戟之屬,隨口而唱,應聲而舞,在一鑼一鼓伴奏下,一人領唱眾人伴和,有弋陽老腔余韻。此時,仿佛身居古時戰場;此刻,客子過壕追野馬,將軍弢箭射天狼!這又是何等的豪邁!一鑼一鼓伴奏,一人領唱眾人伴和,空氣中彌漫著高亢而鄉土氣息濃郁的弋陽老腔。頭戴面具,身穿長衫,腰系戰裙,背插靠旗,手持刀槍,邊歌邊舞,動人之處,一旁的觀眾忍不住拍手叫好。
花溪民間地戲文化具有悠久歷史,豐厚的底蘊,傳承幾百年來成為當地布依族同胞勞動之余喜愛的娛樂活動。傳統的地戲一年跳兩次,正月里跳前半個月,是為迎春納吉;七月里跳前半個月,稱作“跳米花神”,是為慶賀五谷豐登。地戲的魅力,很大一部分在于服飾道具的精美。披肩、對襟衣、黑紗帕、戰旗、背包、布鞋……面具是地戲的核心靈魂,最為重要。
即便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,安順地戲的喧囂熱鬧不復往常,依然有一代又一代的屯堡人傳承著“忠義仁勇”的信念,竭力留住歷經600年風雨的文化符號。
春秋時期管子曾說過: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”而物質水平遠超歷史任何時代的今天,加至以網絡社會的普及,人們的審美水平與對藝術的追求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。統計表明,過去幾十年里流行歌曲的趨勢是感情越來越憂傷和含糊。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早已不僅限于“令人愉快的東西”,而是更多的出現了一些病態美、悲壯美、殘缺美等等。例如斷臂維納斯、書法里的飛白,鏤空藝術的典型——剪紙就是藝術更高層次的體現。
今天一名來自民間的剪紙手藝人在青巖古鎮的慈云寺駐場傳習,我們一同體驗剪紙這一傳統而不古板的藝術。從小便對剪紙不陌生的我們,在面對更復雜更美麗的剪紙藝術之時,顯然能激起挑戰欲。
我們這次的剪紙的主題是蝴蝶,這種對稱的圖案剪起來更加方便,但技藝和藝術一直是馬虎不得的東西。或許是一是用力過度,完美的圖案也出現了幾分瑕疵。但藝術本身就不僅僅只限于成果,追求藝術的過程也是美的體現。
花燈歷史源遠流長,唐宋時期花燈就是人們歡慶春節的娛樂形式。有“地燈”“臺燈”之分,“地燈”是與舞臺無關的歌舞,隨走隨唱,自由、明快、質樸,與民間生活更為貼近。而“臺燈”,顧名思義是在舞臺上演的。“臺燈”又衍生出花燈舞和花燈戲。花燈舞與“地燈”中的舞不同,有更多的限制。花燈戲屬于戲曲形式,有故事情節,人物還需按角色特點穿戴戲裝。自明初內地人民在“調北填南”政策的驅使下大量移居貴州,自然將中原的花燈藝術帶到貴州,因為歷代移民與土人“歲時禮節皆同”,經數百年歷史演變,花燈戲的傳統至今在青巖得以保留。
青巖花燈戲兼具祈福、祭祀等功能,古鎮有花燈戲班十余撥,燈戲的劇目多取材于舊小說、民間故事和民間小調等,傳統劇目有《劉三妹挑水》、《拜年》、《放牛攔妻》、《替嫁》、《王二編筐》等數十出。根據民間唱本改編的劇目有《紅燈記》、《二度梅》、《八仙圖》、《蟒蛇記》、《滴水珠》等數十出。每年春節前,人們根據表演內容著手組建燈班,推選燈頭,集資扎燈,奏曲練舞,擇吉日迎拜臺。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跳燈,正月十五活動達到高潮,有游燈、迎燈、化燈等活動。
蠟畫是用熔融的熱蠟顏料的一種繪畫藝術,把蠟施于同質表層后并利用熱度予以固定,同時也指運用這種技法所完成的繪畫作品。
說起蠟畫可以追溯至西元前四世紀至五世紀的希臘,但有關蠟畫的記載、討論乃至研究都顯得寥寥無幾,以至于西方繪畫藝術史中蠟畫只取得了較低的地位。但是它卻在中國貴州,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華。
蠟畫原本是蠟染過程中的一個步驟,但是獨具匠心的苗族婦女們卻將其獨立出來,用植物染料對蜂蠟進行調色,將自身文化、審美、傳說融入所繪制花紋圖案其中,展現出一種原始而別致的美。在作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,隨著溫度的升高以及熬制時間的不同,蠟會出現偏紅、偏黃、偏黑等不同的色彩效果,因此得到了靈感,便將這一步驟從蠟染中分離出來,創制了蠟畫技藝。畫蠟畫,一要速度快,否則蠟液會在蠟刀里凝固;二是手上要穩,才能讓蠟刀出蠟流暢,畫面線條美觀”,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水平,則需要長時間的磨練。
看似簡單的蠟染圖案背后,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情懷,而蠟染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件件質樸的藝術作品,也讓我們領略到少數民族同胞對自然的敬意和對生命的質樸追求,如果你也想體驗這奇妙的蠟畫制作過程,我們在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等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