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豐是布依族、苗族聚居的地方,這里的特色小吃如糯米飯、粽子等糥食讓遠方的客人贊嘆不已。在貞豐縣內,一些深藏在小巷里的小吃,也充分展現了貞豐美食的特點。
貞豐縣城老菜場的熊記糕耙,黔西南特色小吃,以其甜美可口,營養豐富聞名。
熊記糕粑傳人盧制慧說,“我家這個糕粑已經有百年歷史了,傳給我這是第四代傳人,而且還參加過各個農副產品的獎,還得過糕粑王的稱號和倒起放心名店的這個稱號。”
每天一大早,盧制慧就要和家里的幾個工人一起,把前一天準備的面粉用籮篩去掉粗顆粒,將細米粉灑入少許冷水拌勻,成濕潤、松散的米糕,再用厚2厘米、直徑7厘米的木質腰鼓形小蒸甑裝上,并輕輕刮平,然后將小蒸甑放入專制的燒有沸水的鍋中蒸熟后即制成糕粑。蒸熟的糕耙共分五層,中間為黃色,二、四為紫色,最外兩層為白色,用紅色點綴,它外形純園,松泡似雪,糕餡精制,色澤分明。
盧制慧告訴記者,她家的糕粑因為規模小的原因,每天蒸的糕粑量有限,供不應求,遇到節假日,需要提前預定,他們還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,在糕粑上蒸出祝福的字眼,深受市民的喜歡。
“這個糕粑平時往后有人燒鍋底的時候,就是賀新房嘍嘛,就寫開門大吉、一帆風順,祝壽的這種就寫壽比南山、福如東海,還有這個結婚的這種就用雙喜臨門,過年的時候誒他們印的就是新年好。”盧制慧說。
臨近春節,糕粑非常好賣,盧制慧和工人們各忙各的,一個個熱騰騰的糕粑擺在了銷售的方桌上。
盧制慧說,“我這個糕粑平時往后誒賣五六十個,到節假日的時候有人還打電話來定,要從早忙到晚,然后冷的就打真空包裝帶在外面去。”
過往的新老顧客看到剛出爐的熱糕粑,紛紛購買。熊家糕粑,已成為中外顧客心中的貞豐特色美食。
貞豐市民說,“這個熊家這個糕粑是我們貞豐的一種特色食品,我們從小都特別喜歡都喜歡吃,還有我的這些朋友啊親戚朋友帶到貴陽啊興義啊省外這些,娃娃讀書還給他帶去,帶去給他同學這些吃,吃在里面很香很糯的啊種華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