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苔茶之鄉——石阡,位于貴州省東北部,銅仁地區西南部,全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173平方公里,轄18個鄉鎮,302個行政村(社區),總人口45萬人。石阡先后獲得了中國苔茶之鄉、中國溫泉之鄉、中國礦泉水之鄉、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目的地、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、最具投資價值重點縣、貴州省長壽之鄉等榮譽稱號。
一、園區概況
龍塘省級高效生態苔茶示范園區涉及龍塘、大屯、席家山、神仙廟、白泥塘、消溪、大山7個村50個村民組2200余戶12000余人,區域內統一種植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石阡苔茶,園區總面積12.514萬畝(其中核心區2.044萬畝,拓展區10.47萬畝),于2009年規劃啟動實施,2010年建設成園,2011年初見成效,2012年獲得省農委、省旅游局授予“最美茶鄉”稱號。
近年來,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我鎮通過“企業+專業合作社+種植大戶”的運作模式,完成園區內土地流轉8600余畝,建成了6家苔茶專業合作社、12家小型加工企業。龍塘省級高效生態苔茶示范園成功擠進全省“5個100工程”,成為32個省級重點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,在省級財政產業發展資金獎勵評審中位居全省第五名。投資700萬元的園區茶葉會展中心即將竣工。園區茶葉產量達357萬斤,產值達1774.5萬元,實現茶農人均增收168元。在園區內大膽探索“以短養長,長短結合”的模式,套種中藥材5620畝、套種脫毒馬鈴薯1000畝、茶下養雞70360羽。2014年聯合縣委黨校、職校開展茶葉技能培訓,共舉辦培訓班8期,培訓1200余人次。全鎮共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10家,總投資達162萬元,惠及群眾1000余戶4700余人。
二、資源環境保護
經環保部門檢測,園區內空氣質量優良的天數在320天以上。園區內無重工業企業,無污染性企業。同時,鎮黨委、政府安排專業技術人員8人,在茶區負責茶葉栽培、采摘、加工指導,同時負責監管茶區內農藥的零使用,保證園區內的石阡苔茶綠色無添加、無農殘、無污染。同時氣象部門還在茶區設立了人工降雨站,雨量監測點,有效的預防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,將受災可能性降到最低。
三、龍塘省級高效生態苔茶示范園區解說詞
基本情況
龍塘省級高效生態苔茶示范園區涉及龍塘、大屯、席家山、神仙廟、白泥塘、消溪、大山7個村50個村民組2200余戶12000余人,區域內統一種植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石阡苔茶,園區總面積12.514萬畝(其中核心區2.044萬畝,拓展區10.47萬畝),于2009年規劃啟動實施,2010年建設成園,2011年初見成效,2012年獲得省農委、省旅游局授予“最美茶鄉”稱號,2013年被列入省級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中的前30個重點園區之一。近年來,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我鎮通過“企業+專業合作社+種植大戶”的運作模式,完成園區內土地流轉8600余畝,建成了6家苔茶專業合作社、5家小型加工企業、1家龍頭企業(希望集團)已完成廠房選址工作,將于明年正式建成投產。今年4月,在全省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競爭性獎勵資金評審會上獲得第五名。
主要做法
一是與扶貧開發整鎮推進相結合,創新扶貧開發模式,把產業公路、農業綜合開發、發季節蔬菜、林果綠化、小農水等項目進行整合,集中資金、集中力量、集中區域進行產業化扶貧開發,突出了項目建設的組合效應和產業發展集中連片的示范效果。
二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,通過“一事一議”、危房改造、農村沼氣、農業觀光旅游等項目的實施,實現村莊綠化、美化、凈化、亮化,改善了生活條件,整治了村莊環境,突出了新農村的新面貌。
三是與民心黨建相結合,設立特色產業黨工委,將支部建在產業上,圍繞產業抓黨建,形成了農村黨建重產業的工作格局,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。
發展目標
一是以茶建園,著力建設集“產業結構調整、生態旅游觀光、茶葉加工培訓、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示”為一體的生態茶園綠色農場,構建“茶在林中、林在茶中、家在景中”的幸福美好新農村。
二是以茶富農,使茶區人口主體成為茶農,茶農人均一畝茶以上,戶均茶葉增收15000元以上。
三是以茶興鎮,努力在“十二五”期間把茶葉發展成為全鎮特色主導產業,使其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。